如果延伸开来讲,上述这些位置参数在加工过程中是变动的,也可将这种变动理解为不断的重新定位。
内定位:一般选择印制板内的安装孔、插拔孔,或有些不需金属化的孔作内定位孔。其相对位置尽量在对角线上并挑选直径大的孔。在保证印制板定位的前提下,销钉数量应愈少愈好。另外,下刀点和加工顺序应与定位方法相匹配。下刀点和加工顺序选择得好,就能使框架保持较大的强度,选择不合适,框架会变形使印制板出现废品。
外定位:在印制板图形外设置的定位孔即外定位。外定位法加工精度大致在±0.15mm,当印制板长度大于300mm时,应设置三个定位销,以防框架变形。
为了确保铣床数控系统正常工作,当数控铣床在安装调试后通电运行之前,需按照下述顺序检查数控系统:
首先,确认交流电源的规格是否符合CNC数控机床装置的要求,主要检查交流电源的电压、频率和容量。
再则,认真检查CNC装置与外界之间的全部连接电缆是否按随机提供的连接技术手册的规定,正确而可靠地连接。数控系统的连接是指针对数控装置及其配套的进给和主轴伺服驱动单元而进行的,主要包括外部电缆的连接和数控系统电源的连接。在连接前要认真检查数控系统装置与MDI/CRT单元、位置显示单元、纸带阅读机、电源单元、各印刷电路板和伺服单元等,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或更换。同时要注意检查连接中的连接件和各个印刷线路板是否紧固,是否插入到位,各个插头有无松动,紧固螺钉是否拧紧,因为由于不良而引起的系统故障很是常见。
认真检查数控机床的保护接地线。数控机床要有良好的地线,以保证设备、人身安全和减少电气干扰,伺服单元、伺服变压器和强电柜之间都要连接保护接地线。
只有经过上述各项检查,确认无误后,CNC装置才能投入通电运行。
此外,还应根据工件不同的加工阶段选择合适的刀具类型。粗加工中尽可能采用大直径的牛鼻刀,以达到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去除残料;半精加工时一般选用高转速高进给的镶片立铣刀,做到半精加工走刀快速;精加工时尽量选用硬质合金球头镜面刀片,这样可在保正加工质量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
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切削过程中,刀具承受很大的压力、冲击和振动,刀具须具备足够的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一般说来,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其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值越低,这两个方面的性能尝尝是矛盾的。一种好的刀具材料,应根据它的使用要求,兼顾以上两方面的性能,并有所侧重。